中华徐氏始祖若木到底传衍了多少世?我是若木多少代子孙?为了解开这个困扰徐氏宗亲数千年之谜,我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写出《用大数据思维破解若木世系及联谱对接难题》的文章,在九州宗亲的帮助下晒网征求意见,又是两年过去了,现修改如下,定名为《关于徐氏若木世系与联谱世派对接》,再次征求广大宗亲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可用。
A 篇 用数学计算破解若木世系
徐氏历史悠久,裔孙繁茂。徐氏谱牒,汗牛充栋。所载世系,森罗万象。初涉及者,如坠五里雾中,莫衷一是。研究者,也犹如一筐乱麻,难以梳理。以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为例,为他排列的世系编码从106世到128世就有十几个版本之多。作为徐达后世子孙如何接续家谱?作为宗亲到底相信哪个版本?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造成许多版本的名讳世系表,具有明显的世序颠倒,名讳错漏、名人与历史年代不符……,一直成为困扰徐氏争论不休的焦点。因此,要回答“我是若木多少世子孙”这个问题成了难解的谜,即使你根据某个版本算了出来,到底靠不靠谱谁说的清楚!随着全球徐氏联谊活动的深入开展,地区、省市、全球联谱工作被提上刻不容缓的日程。如何克服混乱,统一若木世系成为一大难题。徐氏子孙迫切唿唤统一若木世系。作者前几年曾主持续写家乡族谱,后曾有幸参与省联谱办工作,对此体会尤其深刻。专门花费两年时间用大数据创新思维对此进行研究,功夫不符有心人,终于从一堆乱麻中理出点头绪,正当写此文时,中央电视台10频道每天早晨播出的科技起源栏目,主持人腾岳念到这样一句话,伽利略说:“考问大自然要用数学计算”。科学大师的话给我指明了研究的道路,一切科学技术设计,如两弹一星的研究设计,都是先从数学计算开始,首先做出理论设计以后,才做出具体设计的。弄清若木世系必须先从数学计算开始,也就是工程设计中的理论设计,经过苦苦寻觅,我找到了若木世系数学计算的理论根据。
一、根据《夏商周年表》确定若木世系的起点
世系是每一个姓氏世代相传的系统。研究发现,造成历史上世系版本繁多说法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起点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从黄帝算起,把黄帝列为徐氏一世远祖,有的从女修算起,有的从伯益算起,少数从若木算起……,这就形成了世序差异。为了纠正这一差异,我们根据中国历史断代工程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九日公布的研究成果《夏商周年表》,确认并统一以下三项内容;
(1)公元前2064年,夏启六年,启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地。
(2)若木以地得氏,为徐氏得姓始祖。世系表列若木为一世祖。
(3)徐氏从公元前2064年得姓起,到公元2020年,传承4084年(岁)。
二、根据老祖宗留下的“三十年一世”的定论
(1)甲骨文“世”就是从三十转化而成,即老祖宗认为三十年为一世。可见老祖宗对人类自身生育繁衍基本现象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人类繁衍速度有了基本认识。
(2)关于“三十年一世”的估算标准,最早见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由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世距值为“三十年一世”。此标准为学术界所公认,传承应用至今。
(3)唐朝时,为避皇上李世民讳,“世”字曾被改为“代”,说明一世就是一代,人们把这两个字连用,称为世代和世世代代。
三、根据科学家验证“人类繁衍速度为三十年一世”结论
从古以来,我国社会学、人口学等科学工作者,经过对我国众多姓氏家族长期生育繁衍情况进行深入统计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即我国各氏族繁衍一代人的速度大约为三十年。验证了三十年一代人的统计规律。最有代表性的论文是梁园先生写的《对‘三十年一代’统计规律的认识和应用》,他是这样说的;“我国各氏族繁衍一代人的速度大约为三十年,这是历代社会学、人口学工作者经过对众多姓氏家族的生育繁衍情况,经过长期深入统计和分析研究后的结论。当然,家族繁衍一代人的时间并不会绝对等于三十年,只是‘接近于’三十年而已,只是对一个家族长、中、幼等各分支生育一代人的时间‘兼高扯矮’和‘平均处理’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三十年可以认为是我国繁衍一代人的理论值。这个理论值就是人类的繁衍速度。这一结论内容也被《辞海》所收录。随后这一成果被广泛用于家谱编修、世系研究之中。
徐氏族谱“三十年一修”成为族制,也就是一世一修。徐氏经典族谱基本上都符合这一族制。
四、对“三十年一世”理论的验证和对出现偏离现象的分析
人类繁衍速度三十年为一世,到底与实际靠不靠谱,我们的回答是,因为它是无数科学家长时间在基层通过统计研究得出的结论,所以肯定靠谱。但是牵扯到个案,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偏离现象。我们对这种偏离作了分析,希望对你的思考提供帮助。研究发现,与三十年世距值发生偏离现象的案例,多发生在“世家谱”中,而且偏离较大,而在“宗支族谱”中,则偏离较小。下面我们以史料完整、无短缺断代的四位皇帝世家来作验证分析。
一是汉刘邦世家;从刘邦出生的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06年称帝)起,至末帝刘婴灭亡的公元八年止,共历十二个皇帝,十一世,计264年(坐江山214年),平均二十四年为一代,偏离理论世距值六年。
二是唐朝李渊世家;从李渊出生的公元566年(618年称帝)起,至末帝李祝灭亡时的公元907年止,共历22个皇帝 (24人次),十五世,计341年(坐江山289年),平均23年为一代,偏离世距值七年。
三是宋朝赵匡胤世家;从赵匡胤出生的公元927年(960年称帝)起,至末帝赵呙灭亡的公元1279年止,共历18个皇帝,十三世,计352年(坐江山319年),平均27年为一代,偏离世距值三年。
四是明朝朱元璋世家;从朱元璋出生的公元1328年(1368年称帝)起,至末帝朱由俭灭亡时的公元1644年止,共历十六个皇帝,十二世,计316年(坐江山276年),平均26年为一代,偏离世距值四年。
上述四个皇帝世家的一代数值分别是:24、23、27、26。这四个数相加的和是100,平均数是25,偏离世距值五年。这个平均数代表了“世家谱”的普遍性。也就是说,所有的“世家谱”都会有偏离理论世距值的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偏离呢?这要从根源上分析。梁园先生的文章说的很清楚,三十年一世的结论是历代社会学、人口学工作者经过对众多姓氏家族的生育繁衍情况,经过长期深入统计和分析研究后的结论。这里说的姓氏家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家,二是宗族,三是氏族。也就是说,世家就是一个家族。宗族则是该宗支所有世家的集合。氏族则是所有宗支族众的集合。这样我们就发现“世家谱”统计的数字只是理论世距值其中的世家部分的数字。并不包括宗族和整个氏族两部分,所以会出现偏离,而且偏离数字达到七年。
根据对安徽数百个徐氏宗支调查资料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世家、宗族、和氏族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在世人同堂代数是不一样的。一个世家,家人多为四世或五世同堂。一个宗族多数则可达到六世七世同堂,个别则达到八世同堂或者更多。就安徽而言,整个氏族同堂平均数约为八世。根据上述情况,世家按五世同堂计算,宗族按七世计算,氏族按八世计算,同堂数宗族比世家多两代,氏族比宗族多一代,合计差三代。偏离5年的误差奥秘就隐藏在这三代之中。5除以3等于1.7年。宗族世距值应是;2 5 + 1.7×2 = 2 8.4年 。氏族的世距值则是2 8.4+1.7 = 3 0.1年。这就是人类繁衍速度的最可靠验证. 人类繁衍速度“三十年一世”是靠谱的。
五、考问若木世系要用数学计算
当我们确定了上面的关键数字后,从理论上计算若木到底传承了多少世,就顺理成章且十分容易了。算式也很简单。
已知:1、公元前2064年夏启封若木于徐地,徐氏得姓,到2020年,传衍4084年。
2、人类繁衍速度为“30年一世”。
求:徐氏始祖若木传衍了多少世?
计算 : ( 4084- 30)÷30 = 135世
答:根据数学计算到公元2020年,若木世系传衍135代;
六、对理论计算的实例验证——若木名讳世系选录
徐氏历代名贤一直尽心尽力地收集、整理、编排若木传衍世系图,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记录,从文字记录到有序编排,可谓历尽艰辛。正是前人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众多版本的世系记录,任后人研究提供了资料。
为了论证若木世系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本文从众多的若木世系版本中,选编了三篇编写有据、上下链接,并为多数徐氏族众所接受的世系表,供参考。
一是流传最广的源于南北朝时的王僧如记载整理的《百家谱》,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从若木一世到公元前512年章禹四十四世国君。这两个世系表经数代人的补充完善,整理而成的不同版本的徐氏国君世系图,虽然对个别名讳秩序有争议,但是对四十四世这个世系编码得到大多数族人所公认。有人称这一时段为国君世系。
二是徐悦堂根据台大徐子明教授集六十二年对徐氏家谱研究成果,编写的《徐氏大宗谱》世系篇,从公元前513年若木45世起,到公元1218年若木第107世,计1831年,传承63世(名讳略)。有人称这一时段为名望世系。
三是徐家泰编的《徐氏大宗谱续编》,从公元1219年若木第108世起,到公元1998年若木134世,计779年,传承27世(名讳略)。因为基本上是以皖北横山堂、敬业堂族谱世系表编写,有人称为嫡传世系。如果在此续加一世,到公元2028年即为若木135世。
上述三个世系表为不同历史时段,不同作者编写的,从世系编码、世系时段的链接来看,真是天衣无缝。因此我们认为是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靠谱的版本。
若木世系理论计算到2020年为135世。若木名讳世系表到2028年为135世。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偏离八年。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八年之差太微小了,完全在合理误差范围之内。两者相互认证了其准确性。为什么理论和实际会出现偏离呢?这是因为参天巨竹的生长受气候、旱涝和肥料多少的影响,竹干上每一节长短尺寸是不一样的。同样,人类的生育繁衍受到社会、战争、自然灾害、迁徙等因素的影响,世与世之间(即繁衍速度)距离值也是不一样的,它不可能象数学计算那样平均一致,这就是合理误差的成因。既然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说明理论和实际的合理统一性,我们也无须在误差小数上纠缠。
还有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世系版本,是三十年前鲁西南徐氏联谱的时候,编写的《徐氏源流考》。其中从公元前2255年起,到公元1992年止的140世传承世系表。此表的起始时间比断代工程公元前2070年为夏朝元年早185年。按三十年一世计算,185年应该为六世。140—6 =134 ;与上例完全吻合,再次证明理论与实际历史的一致性。
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和实际验证结果,结合不同历史时段的具体情况,编写了若木年谱。
B 篇 新编徐氏若木世系年谱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夏、商、西周、春秋
若木世系编码 世距序年 公元 干支 中国历史年表
零 公元前2064年 夏启6年
第 一 世 公元前2034年 夏启37年
第 二 世 公元前1999年 太康27年
第 三 世 公元前1964年 相20年
第 四 世 公元前1929年 寒促15年
第 五 世 公元前1894年 少康12年
第 六 世 公元前1859年 槐9年
第 七 世 公元前1824年 芒18年
第 八 世 公元前1785年 不降23年
第 九 世 公元前1754年 不降54年
第 十 世 公元前1719年 胤9年
第十一世 公元前1684年 孔甲23年
第十二世 公元前1645年 履癸9年
第十三世 公元前1614年 商14年
第十四世 公元前1579年 商22年
第十五世 公元前1544年 商55年
第十六世 公元前1509年 商90年
第十七世 公元前1474年 商125年
第十八世 公元前1439年 商160年
第十九世 公元前1404年 商195年
第 二十 世 公元前1369年 商232年
第二十一世 公元前1334年 商267年
第二十二世 公元前1299年 盘庚 小辛小乙时期2年
第二十三世 公元前1264年 盘庚 小辛小乙时期37年
第二十四世 公元前1229年 武丁22年
第二十五世 公元前1194年 武丁57年
第二十六世 公元前1159年 祖甲廪辛康丁时期33年
第二十七世 公元前1124年 武乙时期24年
第二十八世 公元前1089年 帝乙时期5年
第二十九世 公元前1052年 帝乙时期41年
第 三十 世 公元前1016年 西周康王5年
第三十一世 公元前986年 西周康王35年
第三十二世 公元前944年 西周穆王33年
徐偃王公元前963年弃国
第三十三世 公元前908年 西周共王15年
第三十四世 公元前872年 西周厉王5年
第三十五世 公元前836年 西周共和行政6年
第三十六世 公元前800年 辛丑年 西周宣王28年
第三十七世 公元前764年 丁丑年 东周平王宜臼7年
第三十八世 公元前726年 乙卯年东周平王宜臼45年
第三十九世 公元前692年 乙丑年 东周庄王陀5年
第四 十 世 公元前655年 丙寅年 东周惠王阆22年
第四十一世 公元前618年 癸卯年东周顷王壬臣元年
第四十二世 公元前582年 乙卯年 东周简王夷4年
第四十三世 公元前546年 乙卯年东周灵王泄心26年
第四十四世 公元前512年 乙丑年 东周敬王匄8年
章禹灭国
这一历史时期,历时1552年,若木世系传承四十四世国君,世距值为三十五年。
第二篇 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
第四十五世 公元前480年 辛酉年 东周敬王匄40年
第四十六世 公元前450年 辛卯年战国周贞定王介19年
第四十七世 公元前420年 辛酉年 周威烈王午6年
第四十八世 公元前390年 辛卯年 周安王骄12年
第四十九世 公元前360年 辛酉年 周显王扁9年
第 五十 世 公元前330年 辛卯年 周显王扁39年
第五十一世 公元前300年 辛酉年 周郝王延15年
第五十二世 公元前270年 辛卯年 周郝王延45年
第五十三世 公元前240年 辛酉年 秦始皇7年
第五十四世 公元前210年 辛卯年 秦始皇37年
第五十五世 公元前180年 辛酉年 西汉灵帝光和3年
第五十六世 公元前150年 辛卯年 西汉景帝刘启7年
第五十七世 公元前120年 辛酉年 西汉元狩3年
第五十八世 公元前090年 辛卯年 西汉征和3年
第五十九世 公元前060年 辛酉年 西汉神爵2年
第 六十 世 公元前030年 辛卯年 西汉成帝建始3年
第六十一世 公元 001年 辛酉年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第六十二世 公元030年 庚寅年 东汉光武帝刘秀6年
第六十三世 公元060年 庚申年 东汉明帝刘庄永平3年
第六十四世 公元090年 庚寅年 东汉和帝刘肇永元2年
第六十五世 公元120年 庚申年 东汉安帝刘祜元初7年
第六十六世 公元149年 乙丑年 东汉恒帝刘志建和3年
第六十七世 公元178年 戊午年 东汉灵帝刘宏熹平7年
第六十八世 公元207年 丁亥年东汉献帝刘协建安12年
第六十九世 公元236年 丙辰年 三国魏帝曹叡青龙4年
第 七十 世 公元265年 乙酉年 曹魏咸熙2年、东吴元
兴2年甘露元年、西晋泰始元年
这一历史时段,历时778年,若木世系传衍26世,世距值为三十年。
第三篇 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
第七十一世 公元295年 乙卯年 晋惠帝元康5年
第七十二世 公元323年 癸未年 晋元帝永昌2年
第七十三世 公元349年 己酉年 晋穆帝永和2年
第七十四世 公元376年 丙子年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第七十五世 公元403年 癸卯年 晋安帝元兴2年
第七十六世 公元430年 庚午年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7年
第七十七世 公元457年 丁酉年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
第七十八世 公元484年 甲子年 齐武帝永明元年
第七十九世 公元511年 辛卯年 南北朝梁天监10年
第 八十 世 公元538年 戊午年 南北朝梁武帝大同4年
第八十一世 公元565年 乙酉年 南朝陈文帝天嘉6年
第八十二世 公元593年 癸丑年 隋文帝杨坚开皇13年
第八十三世 公元618年 戊寅年 隋灭
这一历史时段,历时353年,若木世系传衍十三世,世距值为二十七年。
第四篇 唐、五代十国、北宋、辽、南宋、金、元
第八十三世 公元618年 戊寅年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
第八十四世 公元643年 癸卯年 唐李世民贞观17年
第八十五世 公元668年 戊辰年 唐李治乾封3年
第八十六世 公元693年 癸巳年 唐武则天长寿2年
第八十七世 公元718年 戊午年 唐李隆基开元6年
第八十八世 公元743年 癸未年 唐李隆基天宝2年
第八十九世 公元768年 戊申年 唐李豫大元3年
第 九十 世 公元793年 癸酉年 唐李适贞元9年
第九十一世 公元818年 戊戌年 唐李纯元和13年
第九十二世 公元843年 癸亥年 唐李炎会昌3年
第九十三世 公元868年 戊子年 唐李漼咸通9年
第九十四世 公元893年 癸丑年 唐李晔景福2年
第九十五世 公元918年 戊寅年 后梁朱瑱贞明4年
第九十六世 公元943年 癸卯年 后晋石重贵天福8年
第九十七世 公元968年 戊辰年 宋赵匡胤乾德6年
第九十八世 公元993年 癸巳年 宋赵灵淳化4年
第九十九世 公元1018年 戊午年 宋赵恒天禧2年
第一〇〇世 公元1043年 癸未年 宋赵祯庆历3年
第一零一世 公元1068年 戊申年 宋赵顼元年
第一零二世 公元1093年 癸酉年 宋赵煦元佑8年
第一零三世 公元1118年 戊戌年 宋赵佶政和8年
第一零四世 公元1143年 癸亥年 宋赵构绍兴13年
第一零五世 公元1168年 戊子年 宋赵眘乾道4年
第一零六世 公元1193年 癸丑年 宋赵惇绍熙4年
第一零七世 公元1218年 戊寅年 宋赵扩嘉定11年
第一零八世 公元1243年 癸卯年 宋赵昀惇佑3年
第一零九世 公元1268年 戊辰年 宋赵祺咸淳4年
第一一零世 公元1293年 癸巳年 元忽必烈30年
第一一一世 公元1318年 戊午年 元拔力八达延佑5年
第一一二世 公元1343年 癸未年 元帖木尔至正2年
第一一三世 公元1368年 戊申年 元灭(惠宗元统28年)
这一历史时段,历时775年。若木世系传衍三十世,世距值为二十六年。
第五篇 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一三世 公元1368年 戊申年 明朱元璋洪武元年
第一一四世 公元1398年 戊寅年 明朱元璋洪武31年
第一一五世 公元1428年 戊申年 明朱瞻基宝德3年
第一一六世 公元1458年 戊寅年 明朱祁镇天顺2年
第一一七世 公元1488年 戊申年 明朱佑樘弘治元年
第一一八世 公元1518年 戊寅年 明朱厚照正德13年
第一一九世 公元1548年 戊申年 明朱厚熜嘉靖27年
第一二零世 公元1578年 戊寅年 明朱翊钧万历6年
第一二一世 公元1608年 戊申年 明朱翊钧万历36年
第一二二世 公元1638年 戊寅年 明朱由检崇祯11年
第一二三世 公元1668年 戊申年 清玄烨康熙7年
第一二四世 公元1698年 戊寅年 清玄烨康熙37年
第一二五世 公元1728年 戊申年 清胤禛雍正6年
第一二六世 公元1758年 戊寅年 清弘历乾隆23年
第一二七世 公元1788年 戊申年 清弘历乾隆53年
第一二八世 公元1818年 戊寅年 清颙琰嘉庆23年
第一二九世 公元1848年 戊申年 清宣宗道光28年
第一三零世 公元1878年 戊寅年 清德宗光绪4年
第一三一世 公元1908年 戊申年 清光绪34年次年宣统
第一三二世 公元1938年 戊寅年 中华民国27年
第一三三世 公元1968年 戊申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年
第一三四世 公元1998年 戊寅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49年
第一三五世 公元2028年 戊申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79年
这一历史时段,历时685年,若木世系传衍22世,世距值为三十一年。
第二部分 《若木世系年谱》说明
1、创新思维,改变名讳世系编写方法。从历史角度来看,传统的名讳世系众多版本的编写方式,是在当时人口不多,信息闭塞的情况下撰写的。现在徐氏人口已达二千多万,再编一部那样的名讳世系表,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何况那样的名讳世系表一直存在着利用名人,世系颠倒,误抄误传等问题,而成为争论的焦点。影响和限制了族人关于世系问题的思维,难以达成共识,苦苦追求找不到破解难题的出路。因此,要以创新思维编写世系年表。本表采用“四对应”格式,即世系编码、世距序年、干支纪年和中国历史年表,四项信息同栏对应,增加了年谱的历史性、系统性、统一性和相互印证,从而提高了年谱的可靠性。不论何人,只要这四项信息能相对统一,相互差距在合理范围之内,那肯定是靠谱的。反之,这四项信息对应不上,那是不会靠谱的。本年谱摆脱了无味的争论,为联谱对接搭建平台。
2、对“世距序年”的说明:“世距”是指上一世到下一世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历代科学家验证的“三十年为一世”的人类繁衍速度。这里称为“世距值”。“序年”是指世系编码顺序年份。用形象思维把始祖若木比作深山中的4084年的参天巨竹,一世就是一节,从下一节长成下一节要三十年。三十年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是巨竹成长留下的年轮印痕,这个印痕就是“序年”,用公元纪年标记。这个标记年份与个人出生年份无关。这个标记左边对应一个世系编码,右边对应宗支族谱对接时的一个派字,一个派字就是一辈人,按派字谱顺序排列,不论你在哪一年出生,岁数有多大,你在世系的长河中,只占一个世距,即一个世距三十年的时值。根据统计研究,一个派字辈从第一个人起,到最后一个人,上下延续时间多达三百多年,但在世系表中他只占一世一派三十年的世距的时值。这个时值原理就是时钟法则,满六十分钟才是下一个钟点。在这里,满三十年才能进位到下一世,即下一辈派字,所以世距值也可称为“世距法则”,这个法则不容随意改变。
3、世派对接法:联谱对接之所以成为难题,就是不知道到底往哪里接?其实联谱对接,用一句话解答,就是“认祖归宗”,祖是根,根的传承系统成为世系,世系的表现形式是数字编码;宗是枝,是子孙后代。宗枝的表现形式是派字(即字辈谱),它是以派字明昭穆确认长幼秩序的。认祖归宗,就是认若木为始祖,归宗到若木世系。在若木这棵4084年的参天巨竹上,找到本宗定位的那一个节点,即“世距序年”,把宗支派字对接到若木世系的序年节点上,成为若木家族成员。这个节点下延29年都属于这个节点的范围。把“宗支派字”对接到“若木世系”上,就是“世派对接法”。
4、世派对接法:怎样找到对节点完成枝干对接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摆平来自不同宗支宗亲的辈分大小。“末位派字定位法”就很简单、合理、科学的解决了这个难点。不论你本宗历史多悠久,传承多少代,人口有多少,然而在世人口中末世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宗支之间排在末位的派字辈,应当是平起平坐的宗亲关系,不存在谁大一辈,谁小一辈之争。摆平了辈分以后,对接就十分简单了。根据《若木世系年谱》设计约定的三十年世距法则,当下若木末世应处于134节档。那么,全球徐氏末世都是134世。如果你本宗传世16代,那么顺着134往上推,你的始迁祖就是若木第119世,世距序年1548年就是你宗的对接点。如果你比本宗末世派字长三世,往上推你就是若木第132世。
联谱对接可以这样概括:
纵向联始末 上联始祖若木 下联宗支吾身 昭穆世序不乱
横向枝接干 左干世系有序 右枝派字对接 末世派字定位
中华若木徐氏每一个宗支派系,都可以根据上述法则编写一份宗支与若木世系对接世系图。无数份宗支世系图,就以若木世系为纲编织成一个庞大的若木世系网。这张网上布满了全球徐氏宗支的信息,便于每一位宗亲查访。
第三部分 世派对接实例
若木世系 世距序年 铨涣堂 大徐家
编码 (对接点) 本宗世系派字辈 本宗世系派字辈
第129世 1848年 11世 志 5世 诚
第130世 1878年 12世 凤 6世 实
第131世 1908年 13世 尊 7世 善
第132世 1938年 14世 先 8世 良
第133世 1968年 15世 敬 9世 友
第134世 1998年 16世 宗 10世 信
末世编码 至2027年 本宗末世派字 本宗末世派字
第四部分 用徐氏经典名谱验证《若木世系年谱》
这个《若木世系年谱》靠不靠谱,让我们用徐氏几部经典名谱验证便知。一是三国时徐庶写的有“天下第一谱”之称的《南州徐谱》曰:庶“为儒子公玄孙”。经对照查知,儒子为樨,67世;玄孙应为71世,与年谱吻合。
二是唐时徐懋功写的《徐懋功家谱》曰:“懋公为儒子公十七世裔孙…… 从若木至曾孙徐有功计86世。”经对照查知,“樨”67世;懋为83世,相距十七世,有功为86世,与年谱完全吻合。
三是《偃王志》曰:“自始祖女修至偃王共三十五世”。经查女修为远祖五世,从若木起应为32世,与年谱吻合。
四是《徐达家谱》曰:“自黄帝一世到中山王徐达玄孙徐维志为一百二十四世。”经查从若木起始到徐达应为113世,到其玄孙为117世,与年谱吻合。
五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编写的《徐世昌年谱》曰:“余为中山王十八世孙”。经查徐世昌应为130世,与年谱吻合。
通过上述验证说明,这些经典家谱在世系编码上的传承性、一致性和可信性。同时也验证了《若木世系年谱》的普遍适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从而做为中华徐氏标准世系,供族人做为修谱、联谱的备查工具。《若木世系年谱》将传承四千多年的徐氏世系统一起来,让每个徐氏子孙都知道自己是若木多少世传人。
第五部分 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到底是若木多少世
根据国家图书馆徐自强、四川徐鸿章收录的徐达世系有十几个之多,就世代而言,也是记述不一。有106、109、110、112、113、120、128代等等。到底哪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为了学术讨论的公平、公正,我们用“四对应”格式列表于后,请宗亲阅读、思考、选择。你认为多少世比较靠谱?
世系版本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
编码 公元年 干支年 年表
第一零六世 1193年 癸丑年 宋赵淳绍熙4年
第一零九世 1268年 戊辰年 宋赵祺咸淳4年
第一一零世 1293年 癸巳年 元忽必烈30年
第一一一世 1318年 戊午年 元拔力八达延佑5年
第一一二世 1343年 癸未年 元帖木尔至正2年
第一一三世 1368年 戊申年 明朱元璋洪武元年
第一二零世 1578年 戊寅年 明朱翊钧万历6年
第一二八世 1818年 戊寅年 清颙琰嘉庆23年
验证信息提示:《徐达家谱》排列出“自黄帝一世到中山王徐达玄孙徐维志为一百二十四世”。从若木始祖为一世算起,徐达玄孙徐维志应为117世。
愿读过这篇文章的宗亲,思考以后提出宝贵的批评修正意见,以达完善、实用留给后人享用。
录制 :聊城市徐文化研究会 徐炳炎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